
刘彩凤:(女,一九二O年二月出生于勉县菜园镇箭道村(今勉阳镇马营社区)。小彩凤七岁入私学,九岁入菜园镇初小,两年后家迁上街(今西关后街)随转入“勉县第二女子高小(今县实验小学)”。次年以第一名优异成绩考入该校高秋二四级。她学习一惯勤奋努力,思想表现进步,性格活泼、豪放、泼辣。因而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和班主任殷锐老师(时任中共勉县县委书记)的器重。她勇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,反对其父的大妇小妾和父母为她包办的亲事。一九三五年夏,彩凤高小毕业,她冲破家庭的阻碍,毅然考入汉中女子师范学校学习。入学后,特别爱好文学、音乐、美术。她是学校合唱团最活跃的队员,积极参加演唱了“五月的鲜花”、“回春之曲”、 “义勇军进行曲”、 “新女性”、 “大刀进行曲”等宣传抗日的歌曲,协助美术教师绘制巨幅揭露日寇残暴行为的漫画,各处张贴。平津流亡剧团来到汉中后,彩凤同志更加活跃,主动接近剧团的同志,听讲抗日救国的道理和学习抗日救亡的歌曲。她说:“没有国家我们怎能安心读书!”号召同学们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群众运动中。一九三七年,民族危机日益加深,有志青年纷纷投向抗日图存的阵营,彩凤在进步老师和同学的影响下,于年底加入了党所领导的爱国青年组织一一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。寒假随“旅汉同学会”组织的回乡工作团回勉县,作抗日宣传工作。在武侯祠壮丁集训会上,她主演了《流亡三部曲》、《放下你的鞭子》等抗日救亡戏剧。在演出中,她声泪俱下,使许多群众被感动的泣不成声。会场上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!”、 “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"的口号声震憾全场。回校后,她走遍了汉中大街小巷,发动群众,组织抗日力量。在群众运动中,坚定了革命意志,提高了阶级觉悟,于一九三八年三月,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周共产党,随后还担任了女师党支部宣传委员。刘彩凤入党后,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,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。当反动派炸毁黄河堤坝的消息传来后,她积极投身于党领导的募捐救灾活动中。一次她利用剧院演出换场时间,登台向观众激昂陈词,使许多观众受到感动,慷慨捐献;在一家麻将摊子上,她有力地教育了赌徒,使双方都自愿认捐。四月,汉师、女师一批进步教师,发动并率领两校同学,组成抗日农村宣传队,在地下党组织的指示下,到铺镇、新民等乡,深入发动群众,宣传党的政策,讲述农民贫困的根源,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,同时还组织了妇女会、青年救国会、儿童歌咏队等抗日救亡团体,壮大抗日力量。一九三八年暑假对国民党汉中“肃反委员会”掌握的“抗日协会”企图夺取汉中地区的宣传阵地,彩凤接受党的指示,打入该剧团赴南郑、褒城、沔县、城固等县宣传演出。在洋县演出时,她书写了反动派禁止的标语口号,引起剧团团长王纪明(国民党复兴社分子)注意。为了控制她的行动,王纪明又借口剧团排练,强制她住进府街聂家。八月十四日,中共汉中特委鉴于她的处境险恶,批准她和几个党员去延安学习。彩凤到延安,在抗大学习,由于成绩和表现良好,组织安排她去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科工作。一九三九年秋,又被选送去延安女子大学学习深造。
一九四O年春,陕西省委派江峡回汉中恢复地下党组织,原中共勉县县委书记杨永昶(曾任中共勉县县委书记)推荐刘彩风回勉配合江峡,负责恢复勉县县委的工作,后因行踪暴露,被国民党反动派特务“严加监视”,党组织立即安排她转移去宝鸡工作。一九四一年农历正月初五,她因葬父回勉,被国民党县长王慕曾逮捕。一九四一年四月四日深夜,将她杀害在城北何家营的麦田里,时年二十一岁。)